描述

茄子灰霉病与绵疫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01-17 分类:蔬菜栽培技术
导读:合浦县有种植茄子的传统习惯,由于重茬种植,病害发生严重,很多种植茄子的菜农无法辨别茄子灰霉病与绵疫病,导致不能对症下药,延误病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描述了2种病害发生症状及区别,分析了病害发生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茄子灰霉病与绵疫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茄子灰霉病与绵疫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导读:合浦县有种植茄子的传统习惯,由于重茬种植,病害发生严重,很多种植茄子的菜农无法辨别茄子灰霉病与绵疫病,导致不能对症下药,延误病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描述了2种病害发生症状及区别,分析了病害发生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合浦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种植各种蔬菜,现已成为南菜北运的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已成为合浦县申报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但由于重茬种植,病害发生严重,大部分种植茄子的菜农难以辨别茄子灰霉病与绵疫病的发病症状,导致不能及时对症下药,延误病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现将这2种相似病害的症状区别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菜农参考。 



1、症状 
1.1   茄子灰霉病 
灰霉病在茄子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茄子的果实和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褪绿水渍状,后向内扩展呈“V”字形病斑,也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菌从雌花的花瓣侵入,使花瓣腐烂,染病的茄果发病从顶端开始,紧接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灰白色、软腐,病健界限明显,果实不会自然脱落;湿度大时,病叶、病果、花器等均可长出大量灰色霉层。 

1.2   茄子绵疫病 
主要为害茄果,也可为害叶茎等部位。为害果实时近地面的果实先发病,病部初期为圆形褐色水渍状、稍凹陷,并逐渐扩大,且果实内部变黑褐色腐烂。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浓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初呈暗绿色,后变为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病部也长稀疏白色霉层。 

1.3   2种病害的症状区别 
①发病霉层颜色不同:灰霉病菌发病霉层为灰色,而绵疫病霉层是雪白色。 

②发病部位不同:灰霉病从花萼开始侵染,极少感染果柄;绵疫病从果实脐部或果基部开始向果柄、果面大面积分层褐色腐烂。 

③发病季节不同:灰霉病多发生在低温高湿的深秋和早春;绵疫病则发生在高温高湿或多雨、盛果期时节。 



2、发生规律 
2.1   茄子灰霉病 
①气候条件与发病:发病最适温度18~22℃。高湿有利于其发生,春季连绵阴雨或持续晴雨相间,发病率上升。 

②栽培管理与发病:茄子灰霉病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基数较高,当气候条件适宜,即可引起病害。栽培过密、植物徒长、行距间不通风透气、管理粗放、连作等,均利于发病。 

2.2   茄子绵疫病 
①品种原因:果皮厚的品种较抗病;长茄系品种较圆茄系品种易发病。 

②气候条件:盛果期高湿多雨,利于发病;雨季早,降雨多,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闷热,发病早且重。 

③栽培管理:地势低洼、土壤黏重、雨后田间积水、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易发病。 

3、综合防治方法 
3.1   加强栽培管理 
实施苗床消毒,培育无病壮苗,加强光温、肥水调节等苗期田间管理工作。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调节磷、钾肥比例,合理排灌。采用双垄覆膜、膜下滴灌的栽培方式,移栽前施足基肥,移栽后覆盖地膜,防止土壤中病菌传播。在增加土温的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可有效控制灰霉病和绵疫病的发生与侵染。 



3.2   药物防治 
①茄子灰霉病:在定植后10天或发病初期,用50%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 75~100g/667m2,对水60kg喷雾,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一般花期和坐果期为重点防治时期,喷雾施药时,注意及时通风排湿;药剂防治茄子灰霉病要早,不能太晚;灰霉病病菌易产生抗药性,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或药剂混合使用,有利于提高防效,延缓产生抗药性。 

②茄子绵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69%安克•锰锌(有效成分为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30~160g/667m2药剂对水60kg喷施防治;也可667m2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120g药剂对水60kg,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药3~4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采用不同种类药剂交替使用。